on Wednesday, June 30, 2010 at 1:10am
綠線Packards Corner Station附近
Blue Asia Cafe v.s. JoJo Taipei
實驗設計:cross-over
pre-injection: 麵包店(XX軒)旁的珍奶店--咖啡凍珍珠奶茶
效果:茶味很夠,但咖啡凍沒有生命
1st injection: Blue Asia Cafe
詳情如下:進門坐下點菜的時候,老闆和顏悅色的說禁帶外食
(但是似乎沒有看到明顯的告示)不過老闆也很客氣,後來我們飲料喝完
以後,看我們口渴還是上了兩杯水給我們,結帳以後也是幫我們把飲料杯收走
點了四道菜
P- 鹹酥雞:雞肉沒有醃或者是不夠入味,用的粉也貌似胡椒粉
鍋貼:感覺也是拿亞洲超市賣的冷凍鍋貼來煎,不過煎的還算有酥
P 淡水蝦捲:當然比不上真正淡水賣的,基本上應該是一塊水餃皮
延著對角線捲了ㄧ些蝦餡,所以體積看起來頗大,乍看之下會是
個皮厚餡少的美國產品,但是真正吃了之後才覺得餡比我想像的多
月亮蝦餅:同上,餡比我想像的多,當然裡面一定也摻了很多粉,
皮也炸的很酥,對皮膚當然不好;但是我如果只吃健康食品的話,
留在洽波小丘就好,何必來這邊做那麼久的地鐵來吃呢?
H 以上四道菜都有附醬或是粉,四種都不一樣,雖然裡面有的好像是
"是拉差"辣椒醬,但是其他的醬homemade度蠻高的,這點值得讚賞,
因為根據本人的審食觀,小吃的醬料一定要慎選,對好吃度影響可達25%
中場休息,過了個馬路,買了個麵包,現啃了半個芋頭酥,再回過街的這邊,
稍微猶豫之後,走進了JoJo台北............
先講JoJo台北之行給我的感想就是:我開始懷疑,浪費食物跟把難吃的食物
硬塞進已經快飽的肚子,到底哪件事情比較罪惡?
當然我把JoJo台北放在一個晚上的第二次試驗,本來就有點不公平
可是以下各點,我還是盡量客觀論之。
一走進JoJo台北,就有一點不妙的感覺,不像Blue Asia Cafe那樣窗明几淨
比較像一般的中餐館,不過根據大家對台南小吃的看法,也許店髒臉臭的店
才是好吃(但這裡不是台南啊!)
這家的菜單菜非常的多,小吃包含的範圍就比Blue Asia Cafe要來的多
例如說有刈包,筒仔米糕,還有兩種羹湯,然後也菜單也有很多ㄧ般
(美式)中餐館會走的菜(模組化的XX雞或OO牛),我印象中還有ㄧ些
比較少見的菜,甚至還有刨冰。
我當初根據線報,說除了鹹酥雞是Blue Asia Cafe比較好吃之外,
JoJo的其他小吃都很不錯,所以我就沒有很仔細的看小吃跟湯品以外的菜單。
就點了三道,可是就開始覺得服務生的態度有點.......冷淡,可能這裡的服務生
數學比較好,已經算好了這一頓小費只有兩三元所以不太怎麼理人。
先上的是花枝羹,宅心仁厚的我還是只能給他F,完全沒有任何花枝的痕跡
只有一團團缺乏彈性的、連花枝丸(有的花枝丸裡面還有小塊的花枝耶)
都不是的魚漿,失敗。羹喝起來味道很奇怪,希望是他幫我加了太多醋,
但是哪有羹湯一上來就幫人家了一堆醋,我是很喜歡吃醋,可是我喜歡自己
調味,這個桌上反而任何胡椒醬油烏醋都沒有,又失敗。最後這個羹湯裡面
根本沒有用一些味道鮮美的東西,例如說柴魚,扁魚之類的,整個湯根本就
缺乏美味,失敗中的失敗。
沒有花枝,也還算是個羹湯;醋加太多,我自己有時候也會這樣,
但它還是個羹;但重點是這個根本不是羹,只能說是碗勾芡過的湯!
(為什麼我給負評寫的字比正評的多,更)
P-- 筒仔米糕:沒有肉鬆,小黃瓜,沒有點綴用的香菇或是乾魷魚,
就只有摻了一點蝦米的油飯,加上味道很熟悉的某標準作業用醬
這種東西大概只有肚子很餓卻沒辦法外食的義務役才會大吃特吃
(當初砲兵學校發的米糕加熱包的料都比這個還要豐富三四倍)
P- 蚵仔煎:還算可以,除了ㄧ些小缺點;小白菜切太碎以致脆感不足
以及結構上被太白粉給dominate;粉加太多,整個變成像個餅;
最後還有本人一再強調的,醬料必須要慎選,這個醬的味道對我很熟悉,
但是醬跟蚵仔煎似乎就不太熟........看來醬跟煎必須要好好培養感情,
不能隨便的"就醬煎"
呼呼 好累
Blue Asia Cafe基本上過關,另外想看漫畫的可以去,那邊有消費抵內閱時間
(雖然說相抵之下還不便宜)
JoJo如果我有機會再去,會試鹹酥雞,還有其他正常的菜(而不是小吃)
基本上JoJo的小吃部分已經瀕臨淘汰了,除非鹹酥雞真得超好吃才可以扭轉
這集就先到這邊,用大腿抬筆電打字真的好累>
Blue Asia Cafe v.s. JoJo Taipei
實驗設計:cross-over
pre-injection: 麵包店(XX軒)旁的珍奶店--咖啡凍珍珠奶茶
效果:茶味很夠,但咖啡凍沒有生命
1st injection: Blue Asia Cafe
詳情如下:進門坐下點菜的時候,老闆和顏悅色的說禁帶外食
(但是似乎沒有看到明顯的告示)不過老闆也很客氣,後來我們飲料喝完
以後,看我們口渴還是上了兩杯水給我們,結帳以後也是幫我們把飲料杯收走
點了四道菜
P- 鹹酥雞:雞肉沒有醃或者是不夠入味,用的粉也貌似胡椒粉
鍋貼:感覺也是拿亞洲超市賣的冷凍鍋貼來煎,不過煎的還算有酥
P 淡水蝦捲:當然比不上真正淡水賣的,基本上應該是一塊水餃皮
延著對角線捲了ㄧ些蝦餡,所以體積看起來頗大,乍看之下會是
個皮厚餡少的美國產品,但是真正吃了之後才覺得餡比我想像的多
月亮蝦餅:同上,餡比我想像的多,當然裡面一定也摻了很多粉,
皮也炸的很酥,對皮膚當然不好;但是我如果只吃健康食品的話,
留在洽波小丘就好,何必來這邊做那麼久的地鐵來吃呢?
H 以上四道菜都有附醬或是粉,四種都不一樣,雖然裡面有的好像是
"是拉差"辣椒醬,但是其他的醬homemade度蠻高的,這點值得讚賞,
因為根據本人的審食觀,小吃的醬料一定要慎選,對好吃度影響可達25%
中場休息,過了個馬路,買了個麵包,現啃了半個芋頭酥,再回過街的這邊,
稍微猶豫之後,走進了JoJo台北............
先講JoJo台北之行給我的感想就是:我開始懷疑,浪費食物跟把難吃的食物
硬塞進已經快飽的肚子,到底哪件事情比較罪惡?
當然我把JoJo台北放在一個晚上的第二次試驗,本來就有點不公平
可是以下各點,我還是盡量客觀論之。
一走進JoJo台北,就有一點不妙的感覺,不像Blue Asia Cafe那樣窗明几淨
比較像一般的中餐館,不過根據大家對台南小吃的看法,也許店髒臉臭的店
才是好吃(但這裡不是台南啊!)
這家的菜單菜非常的多,小吃包含的範圍就比Blue Asia Cafe要來的多
例如說有刈包,筒仔米糕,還有兩種羹湯,然後也菜單也有很多ㄧ般
(美式)中餐館會走的菜(模組化的XX雞或OO牛),我印象中還有ㄧ些
比較少見的菜,甚至還有刨冰。
我當初根據線報,說除了鹹酥雞是Blue Asia Cafe比較好吃之外,
JoJo的其他小吃都很不錯,所以我就沒有很仔細的看小吃跟湯品以外的菜單。
就點了三道,可是就開始覺得服務生的態度有點.......冷淡,可能這裡的服務生
數學比較好,已經算好了這一頓小費只有兩三元所以不太怎麼理人。
先上的是花枝羹,宅心仁厚的我還是只能給他F,完全沒有任何花枝的痕跡
只有一團團缺乏彈性的、連花枝丸(有的花枝丸裡面還有小塊的花枝耶)
都不是的魚漿,失敗。羹喝起來味道很奇怪,希望是他幫我加了太多醋,
但是哪有羹湯一上來就幫人家了一堆醋,我是很喜歡吃醋,可是我喜歡自己
調味,這個桌上反而任何胡椒醬油烏醋都沒有,又失敗。最後這個羹湯裡面
根本沒有用一些味道鮮美的東西,例如說柴魚,扁魚之類的,整個湯根本就
缺乏美味,失敗中的失敗。
沒有花枝,也還算是個羹湯;醋加太多,我自己有時候也會這樣,
但它還是個羹;但重點是這個根本不是羹,只能說是碗勾芡過的湯!
(為什麼我給負評寫的字比正評的多,更)
P-- 筒仔米糕:沒有肉鬆,小黃瓜,沒有點綴用的香菇或是乾魷魚,
就只有摻了一點蝦米的油飯,加上味道很熟悉的某標準作業用醬
這種東西大概只有肚子很餓卻沒辦法外食的義務役才會大吃特吃
(當初砲兵學校發的米糕加熱包的料都比這個還要豐富三四倍)
P- 蚵仔煎:還算可以,除了ㄧ些小缺點;小白菜切太碎以致脆感不足
以及結構上被太白粉給dominate;粉加太多,整個變成像個餅;
最後還有本人一再強調的,醬料必須要慎選,這個醬的味道對我很熟悉,
但是醬跟蚵仔煎似乎就不太熟........看來醬跟煎必須要好好培養感情,
不能隨便的"就醬煎"
呼呼 好累
Blue Asia Cafe基本上過關,另外想看漫畫的可以去,那邊有消費抵內閱時間
(雖然說相抵之下還不便宜)
JoJo如果我有機會再去,會試鹹酥雞,還有其他正常的菜(而不是小吃)
基本上JoJo的小吃部分已經瀕臨淘汰了,除非鹹酥雞真得超好吃才可以扭轉
這集就先到這邊,用大腿抬筆電打字真的好累>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