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n Sunday, March 21, 2010 at 2:01pm
姑且稱他JNS好了,他當時是一個已經有禿頭之勢已現的大學生,因為某些原因他曾經流浪一段時間,所以他年紀比我大,而且他也結婚了。嚴格來說他應該算是我大學(同班?)同學,不過我們的生命軌跡的交會不是很長,大概幾年左右,他也不住宿舍,更也不參加種種20歲年輕人的活動(其實我也不怎麼參加),我的記憶中,跟他碰面的地方總是在新數學館一樓。
他是個教徒,在我還年少輕狂愛跟人戰宗教的時候,他是我少見的我戰不過的人,因為在我僅有的可以拿來戰的領域裡,我的知識都是他的子集。講生物,我所學的只是皮毛(對付ㄧ二類組的),但是他的皮毛就是比我厚;講物理,那時正在雙修物理的我其實才修過普物呢,而他好像以前已經念過物理系(似的);至於哲學與邏輯,我更是遠不及他。雖說現在我知道那些都只是小大ㄧ(college rookie)式的嘴砲,但至少這點讓他在我的記憶中仍然鮮明。
我那時候上課很喜歡坐第一排,有時候也光明正大的在第一排睡覺,單手打蚊子,筆記本畫圖只為了不睡著。他有時也坐第一排。我們很喜歡"清談",雖然總不免扯到太遠:生命的起源,宇宙的真理,熱力學跟上帝.......雖然在基本出發點上有著歧異,但我們總還是能熱烈卻不失平和地討論。雖然我已經忘記了所有那些討論的內容,我想他ㄧ定曾經教過我ㄧ些我不了解的事情,所以在記憶中他永遠是一個讓我尊敬的朋友。
有ㄧ年的暑假,他建議要開讀書會。對,就是讀書會,這應該算是他教過我的一件事情,可是我現在卻記不起來那些細節,大概就是讀書會很重要,每個人都要很認真,這樣讀書會才有意義,才比自己一個人念書還更有用。總之,如果他設定的這些理想都能實現的話,我現在至少敢說我念過一點"非標準分析"(NSA, Non-Standard Analysis)。
等會再說後來讀書會的結果怎麼樣了,先說NSA,可以查wiki,有Non-standard analysis,還有Criticism of non-standard analysis,總之我覺得用NSA來對比我這個朋友JNS是很有趣的。在我的印象中,NSA其實是一種比較"旁門左道"的東西(但是很多學科以前也被當成是旁門左道甚至是邪門歪道,例如說中世紀被燒死的天文學家),然後NSA很邏輯,它試著運用邏輯來避開很多分析學(analysis)中繁瑣的論證過程(例如epsilon-delta這些東東)。我很少跟別人討論過JNS,我也不太認識他在我們系上以外的朋友,所以我對他的印象,幾乎全都是出自於我自己的角度。在別人的眼中,他可能是個有點瘋狂的人,看外表就知道的那種,但是認識他的我,知道他的狂熱是有根基,有邏輯的;儘管我個人對於他所信仰的事情不全然認同,可是我佩服他的學識淵博(不是數學系學的那些),感謝他對我的樂於分享,尊敬他的那種完全不需要別人認同的狂熱。
我們讀書會有三個人,JNS,我,還有另外一個我的同班同學(another story)。其實現在想起來,這個讀書會其實好比博士生跟大學生關在同一個房間裡;博士生(譬喻JNS)有生計壓力卻很認真;大學生如我,非常悠哉卻也非常貪玩。最後在暑假過到約50%時的某一次,我跟同班同學同時記錯了讀書會碰面的時間,我們三個人好像都沒有手機,所以JNS可能趕到了數學系之後白等了一兩個小時之類的。後來JNS就宣布了讀書會停止......因為事實上我(同班同學很可能也是)根本都念不懂,也沒有動力跟勇氣去鑽研,JNS的熱臉貼在我們的冷屁股上面,ㄧ定是很不好受的。這是我對他覺得最愧疚的,但是當時的我,眼高手低好吃懶做,又怎麼能體會,無所事事的漫漫暑假,是一種多麼珍貴的東西啊,人家拿出了珍貴的東西,我卻只願意奉獻一點點大玩特玩之後的殘餘時間,對他是多麼的不尊重。
那年暑假之後,我開始修物理系的必修課,出現在數學系的時間少了,有些必修課也延到跟下一屆的學弟妹一起修,也很少見到JNS,見面可能也是打打招呼,沒有時間如以往一樣"清談"。我ㄧ直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有一個未知的quota,或者像是一個帳戶裡面的剩餘金額,而我跟JNS的緣分或許已經用完了,帳戶也很久沒用而凍結了,對他的愧疚,尊敬,感謝......ㄧ切種種就只能寫在帳戶的備註欄,僅供參考回味。
他是個教徒,在我還年少輕狂愛跟人戰宗教的時候,他是我少見的我戰不過的人,因為在我僅有的可以拿來戰的領域裡,我的知識都是他的子集。講生物,我所學的只是皮毛(對付ㄧ二類組的),但是他的皮毛就是比我厚;講物理,那時正在雙修物理的我其實才修過普物呢,而他好像以前已經念過物理系(似的);至於哲學與邏輯,我更是遠不及他。雖說現在我知道那些都只是小大ㄧ(college rookie)式的嘴砲,但至少這點讓他在我的記憶中仍然鮮明。
我那時候上課很喜歡坐第一排,有時候也光明正大的在第一排睡覺,單手打蚊子,筆記本畫圖只為了不睡著。他有時也坐第一排。我們很喜歡"清談",雖然總不免扯到太遠:生命的起源,宇宙的真理,熱力學跟上帝.......雖然在基本出發點上有著歧異,但我們總還是能熱烈卻不失平和地討論。雖然我已經忘記了所有那些討論的內容,我想他ㄧ定曾經教過我ㄧ些我不了解的事情,所以在記憶中他永遠是一個讓我尊敬的朋友。
有ㄧ年的暑假,他建議要開讀書會。對,就是讀書會,這應該算是他教過我的一件事情,可是我現在卻記不起來那些細節,大概就是讀書會很重要,每個人都要很認真,這樣讀書會才有意義,才比自己一個人念書還更有用。總之,如果他設定的這些理想都能實現的話,我現在至少敢說我念過一點"非標準分析"(NSA, Non-Standard Analysis)。
等會再說後來讀書會的結果怎麼樣了,先說NSA,可以查wiki,有Non-standard analysis,還有Criticism of non-standard analysis,總之我覺得用NSA來對比我這個朋友JNS是很有趣的。在我的印象中,NSA其實是一種比較"旁門左道"的東西(但是很多學科以前也被當成是旁門左道甚至是邪門歪道,例如說中世紀被燒死的天文學家),然後NSA很邏輯,它試著運用邏輯來避開很多分析學(analysis)中繁瑣的論證過程(例如epsilon-delta這些東東)。我很少跟別人討論過JNS,我也不太認識他在我們系上以外的朋友,所以我對他的印象,幾乎全都是出自於我自己的角度。在別人的眼中,他可能是個有點瘋狂的人,看外表就知道的那種,但是認識他的我,知道他的狂熱是有根基,有邏輯的;儘管我個人對於他所信仰的事情不全然認同,可是我佩服他的學識淵博(不是數學系學的那些),感謝他對我的樂於分享,尊敬他的那種完全不需要別人認同的狂熱。
我們讀書會有三個人,JNS,我,還有另外一個我的同班同學(another story)。其實現在想起來,這個讀書會其實好比博士生跟大學生關在同一個房間裡;博士生(譬喻JNS)有生計壓力卻很認真;大學生如我,非常悠哉卻也非常貪玩。最後在暑假過到約50%時的某一次,我跟同班同學同時記錯了讀書會碰面的時間,我們三個人好像都沒有手機,所以JNS可能趕到了數學系之後白等了一兩個小時之類的。後來JNS就宣布了讀書會停止......因為事實上我(同班同學很可能也是)根本都念不懂,也沒有動力跟勇氣去鑽研,JNS的熱臉貼在我們的冷屁股上面,ㄧ定是很不好受的。這是我對他覺得最愧疚的,但是當時的我,眼高手低好吃懶做,又怎麼能體會,無所事事的漫漫暑假,是一種多麼珍貴的東西啊,人家拿出了珍貴的東西,我卻只願意奉獻一點點大玩特玩之後的殘餘時間,對他是多麼的不尊重。
那年暑假之後,我開始修物理系的必修課,出現在數學系的時間少了,有些必修課也延到跟下一屆的學弟妹一起修,也很少見到JNS,見面可能也是打打招呼,沒有時間如以往一樣"清談"。我ㄧ直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有一個未知的quota,或者像是一個帳戶裡面的剩餘金額,而我跟JNS的緣分或許已經用完了,帳戶也很久沒用而凍結了,對他的愧疚,尊敬,感謝......ㄧ切種種就只能寫在帳戶的備註欄,僅供參考回味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